烟火味回归春节特刊传统文化

离石灯展

花灯盏盏迎新春

春回大地百花争艳,兔跃青山万物生辉。新春佳节张灯结彩是中国人过年的重要习俗,大年三十,“大美离石”第六届迎春灯展在吕梁党建主题公园如期而至。一组组设计新颖、造型精美、流光溢彩、精美绝伦的大型灯组为节日的市区增添了浓浓的喜庆气氛,吸引着众多市民携家带口、呼朋引伴前往参观。

在吕梁党建主题公园门前的滨河路口,一座高大的门楼宏伟壮观,“‘大美离石’第六届迎春灯展”几个大字分外显眼。穿过门楼,走进公园,园内五颜六色、花花绿绿的各种彩灯、一组组大型灯饰映入眼帘,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扑面而来。

今年的灯展在彩灯创意设计上,传承优秀传统文化,将民俗文化、生肖文化、礼仪文化等元素与灯笼、福字等年文化元素充分融合,在精准挖掘地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,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,增强了百姓的文化参与感、获得感和认同感。

正对公园大门的一组灯饰,以长城、华表为主体,以党旗为基底,展示了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英勇不屈、奋发图强的民族精神。灯饰下,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宣传标语,让市民们在放松之余,也能了解党的大政方针,与党建主题公园的定位也十分契合。这组洋溢着奋进力量的花灯,成为市民刷屏朋友圈的网红打卡地。

沿着公园内的蜿蜒曲折小径缓步向前,树上、湖中、小亭内、楼阁顶到处都是灯的海洋。上下眺动眉毛的舞狮、等待升空的神舟五号、写有“吉祥如意”字样的景泰蓝花瓶、卡通味十足的各种水果……,一组组大型灯饰吸引着众多市民拍照留念。在尽享节日喜庆的同时,小朋友还可以通过观灯了解历史小故事。孔融让梨、司马光砸缸两组灯饰,人物形象生动活泼,情节表现惟妙惟肖,灯光搭配自然协调,展现出了高超的艺术感染力。

汾阳盅盅肉

香气氤氲中感受年味

“作为我们汾阳的传统美食,进入腊月,家家户户都会张罗着做几个肉盅盅,你像酱梅肉、红烧肉块、炉煿肉这三个几乎是必不可少的。”1月18日,在汾阳市某酒店,刚刚拍完酒店拜年视频的厨师庞君厚指着面前种类繁多的“肉盅盅”向记者介绍。

汾阳市有着多年的置县历史,饮食文化在漫长的传承过程中,逐渐形成了精于火候、菜形大方、格调优雅、风味独特、制作精细的特点。其中明代庆成、永和两座郡王府设于汾阳后,汾阳人日常的饮食习惯和习俗讲究自然而然受到两座王府的影响,在餐饮上增添了许多宫廷菜系元素,使汾阳菜品在“色、香、味、形”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提升。在此基础上形成的“汾阳八八席”传统宴席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作为“汾阳八八席”的重要组成部分,盅盅肉又叫“肉盅盅”,其实是流传甚广的扣肉的一种,因制作盅盅肉时选用的直径约三寸、粗瓷黑釉浅底小碗像一个黑瓷盅而得名。用这种碗蒸制的肉菜,都被统称为“盅盅肉”。在汾阳,这种“盅盅肉”只有在过年时才会有,每年临近过年,家家户户都会蒸好多待客或者送礼。由于易于保存,甚至成为了远方的游子们乡愁之思的良好慰籍。

“蒸好的盅盅肉在春节期间,放半月二十天毫无压力。正月里,汾阳人招待亲朋,一般都是蒸上盅盅肉,拌上几个凉菜,简单炒几个热菜即可。这样省时省力,不影响和亲戚朋友话家常。待客时,回笼蒸好的盅盅肉,倒扣在细瓷盘子里,吃的时候把小碗一揭,冒着热气,散着香味,总是让人垂涎欲滴。”庞君厚告诉记者。

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,“盅盅肉”选用的食材也越来越丰富,做法也不断推陈出新,满足着人们多样化的需求。在传统的酱梅肉、酥肉、红烧肉、排骨、炉煿肉、清蒸羊肉、清蒸鸡肉等之外,各类大小酒店、饭店,作为专业力量,根据市场需求,创新出了老醋红烧肉、浓汤烩三鲜(虾仁、海参、鱿鱼等)等产品,无论在产品的口味、形式,还是包装上,都引领了“盅盅肉”的潮流,吸引了喜欢尝鲜、求新的新生代消费者的目光。

方山花馍

“蒸”出幸福年味

年终岁末,春节将至,家家户户都开始置办年货,蒸花馍作为吕梁春节最为重要的年俗之一,招待亲朋,迎来送往,都离不开这种花馍面食。

腊月小年前后,各家各户都相继开始蒸年馍,邻居和亲朋相互帮忙,各式各样的花馍在一双双巧手中揉、捏、擀、戳,精致漂亮。一块块看似普通的面团经过揉、捏、拉、盘、剪,不一会儿就变身为惟妙惟肖的寿桃、莲花、鲤鱼、枣卷、十二生肖等各式各样的花馍,“花开富贵、年年有余、步步登高……”等寓意美好的花馍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愿景。当蒸盖揭开的一瞬间,浓郁的麦香味夹杂着红枣甜丝丝的香气,热腾腾的蒸气中散发出浓浓的年味。满满当当几笼花馍蒸好,正月的晚餐就有了着落。

“春节前订制花馍的人特别多,要比平时更加忙碌,我和家人都是争分夺秒、加班加点地赶制,每天早上五点就起床准备,一天要用掉三四袋面粉。”兴南市场馒头店老板红生大叔说,“这两年动物花馍越来越受年轻人欢迎,尤其是小孩子,今年销量最好的种类就有兔子花馍。”

在方山县大武镇杨家会村村民家里,杨林向记者展示了花馍制作的整个过程。杨大叔告诉我们,花馍的制作看起来简单,但要做好,却是个费心费力的细活。和面、发酵、揉面、醒面、捏花、蒸制,每道工序都需精益求精。只见杨大叔拿起醒好的面团,切开将它搓成三根长条,分别折叠后将枣夹入对折处,随后将三部分按正反正的顺序排列,用筷子对准两侧中央压夹到并拢,就形成了大致形状,其余经过面刀浅浅雕成叶子形状,最后在顶部放入一粒红豆,一个形象的三叶枣馍就做好了。经过一番搓、捻、擀、切、捏、揪、压、挑、卷等手法,不一会儿的功夫,各种形态各异、活灵活现的花馍便布满了整个案板。

做出造型后,最后一道工序就是蒸制,经过30分钟的等待,一个个暄软蓬松且香喷喷的花馍就蒸好了,孩子们已经迫不及待要尝一尝。

杨大叔坦言道:“现在许多传统习俗没有以前那么丰富,因为不是所有人都会各种手艺,而且都可以在商场买到。但在我们家,我要把从老一辈那学来的一点做花馍手艺教给孩子们,让孩子们再教给下一代,祖祖辈辈传递下去,那花馍带来的年味就会长久保留下去。”

食物所承载的不仅仅是食物本身,还联结着人们彼此之间的情感。花馍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向往,也蕴含着人们祈愿岁岁年年、团团圆圆的美好祝福。

中阳剪纸

传承民俗年味浓

金虎辞旧,玉兔迎新,随着癸卯兔年的到来,除旧布新、置办年货、贴对联窗花、守岁、拜年……便成了人们迎禧接福必不可少的步骤。在这些仪式感中的“窗花”是贴在窗纸或窗户玻璃上的剪纸,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,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,它历史悠久,风格独特,深受人们所喜爱。说到剪纸,就不得不提到中阳剪纸,当传统民间艺术之乡的非遗剪纸遇上造型可爱的生肖兔子,更是将中国年味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
1月19日,在中阳县剪纸文创基地剪纸艺人们正忙着创作着一幅幅新作品。“为了迎接新春兔年,我们设计制作了一些生肖兔窗花,兔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寓意着多子多福、人丁兴旺,于是我们便融入了象征着平安、富贵、喜庆等内容的花瓶、牡丹、梅花等许多传统元素,以此来寄托人们的美好祝福。”中阳剪纸市级传承人、中阳剪纸文创基地负责人武小汾举起剪好的作品向记者展示。只见这幅生肖兔作品由三部分组成,上半部分主要是牡丹花和花瓶,中间有只可爱的兔子,下面由梅花环绕着,阳光穿过剪纸的镂空部分向外发散,作品中的兔子被红色的光环笼罩着显得特别可爱。她介绍,这幅作品包含的寓意是幸福、如意、富裕、吉祥,祝福祖国繁荣昌盛、人民幸福安康。

在剪纸的世界里有一种独特的语言,用剪纸艺人的话来讲,就是“有图必有意,有意必吉祥”。剪纸艺人们用永不褪色的“中国红”不仅剪出了一个个活泼灵动、造型独特的兔子,更剪出了在新的一年里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剪出了浓浓的年味儿。在中阳县,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,交融于中阳民众的日常生活。“在剪纸中,既有以十二生肖为主题的装饰剪纸,也有配合岁时节令、人生礼仪的民俗剪纸,还有以民间神话为题材的剪纸。剪纸元素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,再将作品回归于生活,比如剪纸图里喜庆的灯笼、雍容华贵的牡丹等都是这样的。”武小汾告诉记者。

为了更好地传承剪纸技艺,武小汾不仅成立了中阳县布布佳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,带领更多的妇女们通过学习技艺来增加收入,而且在剪纸教学与文化交流方面也投入了很多精力,开展了各种研习活动,通过“手把手”教学,让大家了解剪纸的文化和历史,让剪纸走进学校、走进社区、走进千家万户。武小汾也被山西省委宣传部授予“基层宣传文化优秀人才”,被山西省人社厅、山西省妇联授予“山西省巾帼建功标兵”荣誉称号。在武小汾的心中,传承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承,更是文化、艺术的传承,她将经济建设成就、民俗活动、党的建设等多种元素创新地融入到传统的剪纸艺术中,让传统技艺在发展中创新,在创新中发展。

“目前,我们开发了各类工艺产品有数十种,包括剪纸套册、挂轴、摆件、剪纸衍生文创产品等等,销售量也是逐年增长,尤其是快到过年的时候,销量就超过了我们日常销量的30%,现在腊月二十八了,我们还在忙着准备订单,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剪纸作品,这项非遗传承绽放出无尽的魅力与生机,我是打心眼里高兴。”武小汾激动地告诉记者,今年正月初八至正月十六期间,她们剪纸文创基地将免费开展非遗项目展示体验活动,家长、学生和广大喜爱剪纸艺术的朋友们都可以提前进行预约,届时会有专业老师们现场指导、讲解,满足大家的节日文化生活需求,进一步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。

临县伞头秧歌

“扭”出幸福新生活

红灯高挂,锣鼓阵阵,唢呐声声,舞扇翩翩。每年正月,临县的村村寨寨都会自发组织秧歌队进行展演,不仅传递新年的喜悦,更是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展示。这不,农历大年初一一大早,临县碛口镇的乡亲们便自发地举起花伞,敲起锣鼓、扭起秧歌。

咚咚锵、咚咚锵……威武的锣鼓队员个个精神抖擞,鼓槌在他们手中上下翻飞,构成了一片百鼓催春的欢腾景象,展现出临县儿女勤劳勇敢,奋发图强的新面貌。伴随着锣声鼓声唢呐声,在伞头的带领下,二百多名秧歌手穿着喜庆的服装,和着欢快的节奏,挥着手中的彩绸、彩扇,扭出了红红火火的日子,舞出了临县儿女同心筑梦的精气神。秧歌队员刘梅梅说:“好几年没有闹秧歌了,今年终于可以痛痛快快的扭起来了,自己扭的开心,也希望给别人带去快乐。”

临县伞头秧歌演唱形式独特,一般在街头和广场表演,秧歌队人数不定,少则七八十人,多则两三百人。演出时前有门旗、彩旗和鼓乐队开道,中有架鼓子和各种小会子表演,后队由龙舞、狮子舞收尾。所有参演者在伞头带领下踩着锣鼓唢呐的节奏尽情舞蹈,远望犹如一条欢腾的彩色巨龙。

“猛虎回山雄风在,玉兔下凡人皆爱。临县人民更豪迈,喜迎新春都愉快。”字正腔圆的伞头即兴演唱,为乡亲们送去欢乐和祝福的同时,也表达出临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希冀。

传统的伞头秧歌由一名“伞头”担任头领,既是秧歌队的主唱,又是指挥,还要在表演中调动情绪,制造气氛。当两家秧歌队相遇时,伞头还要代表秧歌队与对方竞唱,同外界的诸多交往都由伞头出面。这既是“伞头秧歌”名称的来历,也是区别于其他秧歌的主要特点。

秧歌队里,行云流水的划旱船,形象逼真的抬花轿等民俗娱乐节目被注入现代元素,轮番上演,精彩纷呈,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。

“这才像过年啊!”“扭的真好!”秧歌队的热情表演,赢得了观众的阵阵喝彩。“儿时过年的感觉又回来了,左邻右舍聚到一起扭秧歌,红红火火,热热闹闹,真幸福。”村民李晓倩高兴的拿着手机边拍边说,过年就要有过年的味道,大家一起喜气洋洋,新的一年里日子也一定会越来越好。

方山“恶”

传统工序中感受别样年

在方山人年夜饭的餐桌上经常看到一道菜就是豆芽炒恶,“恶”是方山的方言取其音,并非汉语中的常见之义,它是方山的特色美食,也是方山年味的代表之一。在方山,做“恶”的过程本身就是“年味”重要的组成部分。

“说起年味,我最想念的还是我们方山的‘恶’,一盘豆芽炒恶,说不出的香。其实,年味最浓的要数作‘恶’的过程,一家人齐上阵,为过年准备。在一道道的工序中也体会到了过年的意义”。常年在北京的刘佩,因为疫情、工作等原因,已经两年没回家过年了。今年的年夜饭上,看到豆芽炒恶,刘佩终于大饱口福。

在方山,以前每当过年时,做“恶”是每家每户的传统,一到腊月就要开始准备了。作为方山的传统美食,它的制作过程比较复杂,主要食材就是土豆和淀粉,看起来仅仅两种简单的食材,做起来却不简单。第一步先要把土豆洗干净,将带皮的土豆放在锅里煮熟,捞出放置在冷水里,往往一家老小都坐在一起剥土豆皮。第二步将把土豆压成泥,反复几次,让土豆泥更加细腻。第三步按1:0.7的比例在土豆泥中加入淀粉,淀粉质量好,做出来的恶才能细腻。第四步将土豆泥和淀粉和起来,这个过程特别考验技术和体力,需要一边加水一边和在一起。与此同时,把葱、油以及盐加进去一起和,使其入味。最后,和好之后,再将它团成窝头状或是饼状,然后用水将表面抹平放在蒸笼上。这样,蒸上整整两个小时就制作成功了。从准备到出锅,往往需要一整天的时间,正是因为它繁杂的工序,人们的不厌其烦,才能感受到过年的仪式感。快熟的时候,忙碌了一天的一家老小都聚在锅旁,等待掀起锅盖的时刻,不仅是对“恶”的期待,也是对来年新生活的期待。

在方山县圪洞镇糜家塔村村民郝银兰家里,记者尝了一口刚出锅的“恶”,晶莹剔透,可以清晰看见中间的葱花,闻着土豆的香味以及葱花的清香让人不住的咽口水。郝银兰告诉记者,“方山‘恶’的独特有之处不仅在于它味道的独特,也在于纯手工的制作过程和复杂的工序,在这一过程中,一家人团聚在一起,放下手机,一边干活一边唠唠家常,说说这一年的收获,一家人在欢声笑语中迎接新得一年的到来。这才是幸福!”幸福就是一家人在一起,向着美好生活一起努力的样子。

文/本报记者王涛、刘少伟、白凯冰、刘丽霞、张娟娟、李亚芝

图/本报记者王洋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fenyangshizx.com/fyssly/10353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 网站简介| 发布优势| 服务条款| 隐私保护| 广告合作| 网站地图| 版权申明

    当前时间: